高校实验技术人员是教学、科研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教书育人、培养人才的任务。为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实验技能,更好地为本科生实验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心开展了系列机能学实验技能培训及考核活动。
4月28日下午在医学院210实验室,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王跃春老师首先给新入职的实验员老师进行了时长两小时的专题培训,讲解了与青蛙实验相关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技巧。
在培训中,王跃春主任首先给实验员老师演示并讲解了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并用不同强度和频率的电刺激对分离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进行刺激,观察其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接着,王主任还对蛙心期前收缩与代偿间隙的实验进行演示并讲述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最后,王主任介绍了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的操作方式以及实验结果的编辑处理方法,力求让每位实验员老师在以后的指导中教会学生如何编辑数据能使实验结果更加清晰和直观,同时通过编辑和排版而养成节约纸张的习惯。培训结束后,各位实验员老师进行了反复练习,比较熟练地掌握了两栖类动物相关实验的各项操作。
为考察培训和练习的效果,5月6日上午,新入职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心的6位实验员老师参加了第一次实验技能考核。在王跃春主任、王彦平老师的监考下,六位老师熟练、顺利地完成了五项实验操作的考核,包括蛙心起搏点,期前收缩与代偿间隙,不同刺激强度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不同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及传导速度的测定,均取得了漂亮的实验结果,随后按要求撰写了实验报告。
本次培训和考核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各位实验员老师从中获益匪浅,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大家期待着进一步的家兔类和小鼠类动物实验的培训和考核。
考核花絮